常识

网站首页 > 阅读频道 > 常识 > 内容页

安禄山厉害吗?安禄山是被安庆绪杀死的吗?

发布时间:2017-04-12 广场舞之家【常识】

摘要:安禄山很有头脑,又敢于冒险,会六国语言的他就做起了为买卖人之间商议价格的牙郎,赚了不少钱。他十分圆滑,口才又好,能屈能伸的,周围的人都不讨厌他,相反还很喜欢他。而他正式开始从经商转为从政是从遇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始,那时安禄山因为偷羊被抓

安禄山很有头脑,又敢于冒险,会六国语言的他就做起了为买卖人之间商议价格的牙郎,赚了不少钱。他十分圆滑,口才又好,能屈能伸的,周围的人都不讨厌他,相反还很喜欢他。而他正式开始从经商转为从政是从遇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始,那时安禄山因为偷羊被抓,张守珪多次严刑拷打安禄山,最后准备直接杀了安禄山。安禄山不想死,激动的说:“大人难道不想消灭一两个强大的藩族吗?为何要来为难我一个小小的胡人?”张守珪听了这话,竟然意外的觉得安禄山是个有勇谋的大丈夫,就饶过了安禄山,将他释放了。

安禄山就这样开始跟着张守珪做事,张守珪让他和史思明二人出去抓回活的俘虏,安禄山每次出去,总能按时完成任务回来,张守珪逐渐宠信安禄山。安禄山这个人有些胖,跟着张守珪的这些年,吃的好了就更胖了,张守珪觉得安禄山哪里都好,就是看不惯安禄山的胖,安禄山知道以后,再也不敢吃饱,权当是减肥了。张守珪看中安禄山骁勇善战的才能,为了拉拢安禄山,将安禄山收为义子。此后,安禄山的官途一片光明,他自己也很厉害,知道打点朝中官员,让他们在皇帝玄宗面前多说自己的好话,这样一来,玄宗听人夸安禄山夸得多,心里对安禄山的好感就多了。没多久,安禄山就被玄宗封为了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以后就可以上朝廷见皇帝,报奏折了。这也是安禄山进入中央朝廷的开始。

安禄山在任职期间,屡屡立功,又有不少人为他说好话,玄宗对安禄山的宠信坚定不移,若是有人说他的坏话,他就亲自将人绑着,送到安禄山面前,让安禄山自己解决。玄宗的信任和宠爱,让安禄山在朝中横行霸道,在范阳一方管理三个地区,俨然就是占领了那片区域的霸主,成了一位“土皇帝”。朝中,只有玄宗宠臣杨国忠可以与安禄山一斗,杨国忠在朝中也是一个大奸臣,他借着杨贵妃在宫中的宠爱,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到宰相的位置。不过他也仅仅是为了过奢靡富贵的生活,和安禄山要谋反的野心可不是一个级别的。为了玄宗的宠信,和在朝中的地位,这两个巨头终于还是斗上了。可惜,杨国忠虽然让玄宗远离了宠臣李林甫,却不能让皇帝怀疑安禄山有谋反之罪,甚至因为屡次说安禄山的坏话而惹得玄宗不喜。幸好有杨贵妃从中斡旋,杨国忠才不至于失去宠信。

电视剧《大唐荣耀》中,安禄山是一个浓眉小眼,相貌奇异的矮胖子,他称呼杨贵妃为义母。当然在历史上,安禄山的确是杨玉环的义子,而且是安禄山自己主动请求的,后来杨贵妃看他胖,还算可爱,就收下了这个义子,还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诞生礼。剧中,安禄山靠着自己的胆识和谋略,以及身边的史思明等人的协助,暗中谋划着军事方面的问题。他先是想办法让玄宗交给自己自由嘉赏士兵的权力,借以笼络军中人心,接着又派儿子安庆绪四处打探京中各地的军事部署情报,为将来作战方针做准备,还让玄宗赐给了自己许多的战马和士兵。安禄山和契丹早就达成了和约,可是安禄山却以打败了契丹为理由,到京中领取封赏。

安禄山是厉害的,他一起兵,唐朝的守将都无人能敌,他带领的士兵各个以一当百,他自称为帝,建立了燕国。不过,由于安禄山偏爱幼子,导致次子安庆绪的嫉妒,安庆绪就杀了安禄山。

清宫戏中,庄妃与多尔衮的绯闻向来是热点之一,毕竟这两位都是大清王朝开基立业中重要的人物。将他们牵扯到一起的关键人就是清太宗皇太极,他是庄妃大玉儿的丈夫,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同父异母哥哥。虽然电视剧中将庄妃装扮的貌美如花,但事实上她并非皇太极最宠爱的女人,皇太极的最爱是海兰珠,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

皇太极的原配夫人是钮祜禄氏,“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女儿,但早死。继妃大福晋乌拉纳喇氏,生长子肃亲王豪格,但因为政治等原因被迫让出了正妻的位置。

1614年,22岁的皇太极娶了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16岁的哲哲,称博尔济吉特氏。两年后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才建立后金政权。

1625年,哲哲年仅13岁的侄女布木布泰也嫁给了皇太极,皇太极这一年33岁,布木布泰就是后来的庄妃。

一年后,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承大汗,哲哲成为中宫大福晋,布木布泰为侧福晋。

1634年,哲哲的另一个侄女、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 也嫁给了皇太极。但海兰珠已经是个老姑娘了,出嫁这年26岁,皇太极42岁。

综上一个姑姑和两个侄女共同嫁给了一个男人,用汉族的观点是乱伦,但对于游牧民族的满族和蒙古族来说,都不是事儿。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皇太极把自己原来的东宫福晋改嫁给了别人,于是这个后宫二把手的位置就给了海兰珠。

1635年,皇太极称帝,建立大清国,册封哲哲为皇后,海兰珠为关雎宫 宸妃(后妃排名第二)、布木布泰为永福宫庄妃(排名第五)。

1637年,海兰珠生下皇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宣布大赦天下,庆祝活动盛况空前。可惜孩子在第二年夭折,皇太极与海兰珠都悲痛至极。

1641年,正在指挥松锦大战的皇太极,听到海兰珠病重的消息,立刻起营回程。可怜海兰珠还是病死了,年仅33岁。皇太极守灵多日不食不眠到昏倒。在海兰珠初祭的日子,皇太极亲笔写下祝文,并下跪奠酒,宣读祭文。追封海兰珠为敏惠恭和元妃,古代元妃指“元配”之意,可见皇太极对她的思念和重视。次年元旦,宣布视海兰珠的去世为国丧而停止庆祝。两年后皇太极也去世了。

关于海兰珠的归葬之地一直是个谜团。

网上有资料说海兰珠死后第二天,棺木由盛京皇宫东侧门出宫,送到了城北地载门(小北门)外五里的地方,安奉于临时搭建的芦殿之内,并于死后第三天举行了火化仪式。此后她的骨灰坛在芦殿暂时安放了两年,崇德八年二月初十才入土为安。有一说是葬在蒲河边。而铁玉钦《清关雎宫宸妃墓地考》考证葬地在老鹳堡子,今天大东区辽沈环卫所。

从《清实录》《大清会典》等典籍看,在皇太极死后,才开始修建清昭陵(俗称沈阳北陵),同时在昭陵的西北方修建了妃子园寝。昭陵妃园寝最早全称是“宸妃、懿靖大贵妃园寝”,康熙冬巡祭祖,曾亲自祭祀。乾隆也曾派遣官员到“宸妃、懿靖大贵妃、康淑妃并公主园寝”祭祀。如上述称呼,海兰珠应该在皇太极入葬时,迁坟到了妃园寝的。但到了嘉庆之后,昭陵妃园寝在官方文献中却只称呼“懿靖大贵妃、康淑妃园寝”,不再提“宸妃”了,原因不详。

去过若干次清昭陵,几年前还去探访已经埋没在荒草杂树中的妃园寝。网上看很多朋友都去探访过,但很多人都说没找到。妃园寝在昭陵的西北侧,北陵公园中烈士陵园的西侧。

虽然在道路的导引牌上有贵妃园寝的指示,但在实地没有任何标志物。只有一圈已经几乎破损的低矮木栅栏,围了一圈,这里面就是妃园寝的所在地。在冬季不下雪的时候,是寻访的好时间,夏季树木枝叶丛生,很难看出坟头的形状。按资料记载,妃园寝一共有十一个坟包(粗略查似乎不止十一个土丘呢),葬的都是皇太极的妃子。

在《清史稿》中,皇太极有记载的后妃,有传略的依次是孝端文皇后哲哲、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敏惠恭和元妃(宸妃)、懿靖大贵妃(麟趾宫贵妃)、康惠淑妃(衍庆宫淑妃)。其余有记录的妃子包括:元妃钮祜禄氏、继妃乌拉纳喇氏、侧妃叶赫纳喇氏和博尔济吉特氏、庶妃纳喇氏、奇垒氏、颜札氏、伊尔根觉罗氏及两不知姓氏。上述除了两个皇后外,其余妃子有13人。

一些专家认为妃园寝中间四个大坟包是宸妃、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和一个预留给庄妃的空穴,墓穴顺序如同故宫台上五宫的排序。但是这种说法似乎经不住推敲。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去世,开始修建陵寝。九月二十一日梓宫葬享殿,第二年(顺治元年)的八月初九,梓宫火化,宝宫(骨灰坛)安葬,定名昭陵。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孝端文皇后哲哲去世。顺治七年二月二日,哲哲梓宫运至盛京,奉安于享殿内之右(后来应该也火化了)。顺治八年三月,昭陵完工。康熙二年九月初九,增建昭陵地宫,十二月二十一日,地宫建成,安奉太宗及孝端文皇后“宝宫”。而庄妃在顺治继位后已经母以子贵,与她姑姑哲哲皇后一起被并尊为皇太后了,怎么还会在妃园寝中预留墓穴,明显与身份不符。庄妃去世于康熙二十六年,灵柩在遵化清东陵风水围墙外“暂安奉殿”停了38年,她的曾孙子雍正继位后的第三年才就地修建昭西陵入葬。

在清昭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曾有新闻报道考古人员对妃园寝进行了地面清理,但未见有发掘报告等详细资料。而皇太极的昭陵地宫也没有打开过,不知道里面实际葬了几个人。海兰珠到底归葬何处,还是一个谜团,现有的几种说法都是推测,还没有考古实物的佐证。但皇太极的妃园寝是真实存在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寻访一游,也呼吁有关文化和园林部门对妃园寝进行必要的保护,不要如同荒坟一样。

下页更精彩: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绝世珍宝的归葬之地 海兰珠到底归葬何处? 下一篇:巾帼不让须眉!太平天国最美女将是谁?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qq:3371650278

CopyRight 2013-2018 广场舞之家 Gcwzj.com 沪ICP备13044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