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网站首页 > 阅读频道 > 常识 > 内容页

秦孝公之后秦国有几任国君?分别有什么历史事迹?

发布时间:2017-04-12 广场舞之家【常识】

摘要: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风起云涌,对土地人口的争夺,屡屡不止,强国与强国之间的斗争也是愈演愈烈。在这样一种外部环境下,一个小国,却已经开始了变法改革,将国力逐渐的提升上来,这个国家就是秦国。 秦国是在秦孝公时代实行变法图强的,但是在秦孝公之前的几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风起云涌,对土地人口的争夺,屡屡不止,强国与强国之间的斗争也是愈演愈烈。在这样一种外部环境下,一个小国,却已经开始了变法改革,将国力逐渐的提升上来,这个国家就是秦国。

秦国是在秦孝公时代实行变法图强的,但是在秦孝公之前的几任君王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些微的改革的征兆。秦孝公在位,广布消息,希望求得改革人才,强大秦国,以免遭受其他大国的侵袭。卫国人卫鞅慕名而来,到了秦国来一展雄才。秦孝公重用卫鞅,将改革变法的重大指挥权全权交给了卫鞅,卫鞅在秦国的地位和权力就越来越大。

当然秦国在进行了变法改革以后,效果显著,秦国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新面貌。这一切的功劳都是卫鞅,还有秦孝公。而卫鞅也因为变法取得了重大成效,影响巨大,被人们称为商鞅,这次变法也被称作是“商鞅变法”。

秦孝公在位时期,一共就实行了两次变法,变法的范围一次比一次广。但是秦孝公还没来得及实行第三次变法,就驾鹤西去了,继任他的王位的人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嬴姓,赵氏,名驷,于公元前337继位大典,那年他只有十九岁。十九岁在现在看来还是未出社会的年纪,可是秦惠文王在这个年纪就要承担起领导一个国家的重任了,他的第一个敌人就是父亲重用的商鞅。

商鞅在秦孝公时期受到重用,一揽变法大权,之后变法成功,商鞅在秦国的地位和权势就越来越重。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任,他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在秦国朝中的地位和名声,远远不如商鞅。在这样的情况下,秦惠文王可以说是很难服众的,但是商鞅这颗毒瘤不可不除。为了镇压众人,在朝中立威,秦惠文王决定拿商鞅动手,震慑大家。一来是因为商鞅在朝中的地位和权势确实威胁到了王权,二来是因为秦惠文王一直不喜欢商鞅,曾经的老师也因为商鞅而受了刑罚,他和商鞅本来就是不合的。后来商鞅在秦惠文王的逼迫下,不得不选择回到卫国,但是商鞅这种有才之人,如果不能为自己所用,就一定要除去,否则他帮着别人来害自己怎么办?所以,秦惠文王派人追杀商鞅,商鞅带着自己的一批手下匆忙出逃,最后战死沙场。秦惠文王的将领们将商鞅的尸体带回来,为了警告众人,秦惠文王做了一件极其缺德的事情,就是将商鞅的尸体给车裂了。车裂是古代的一种刑法,就是用绳子将人的四肢和脑袋给捆着,将绳子的另一头牵在马儿身上,最后让马儿往五个不同方向跑,人的身体就会因为绳子的拉扯而变得四分五裂。

秦惠文王之后就是秦武王,秦武王是一位英年早逝的秦王,他死的时候仅仅只有23岁!秦武王,嬴姓,赵氏,名荡,于公元前310年继位。关于秦武王的一生,最值得一说的是他的性格和他的死因,因为这些都极具个人特点。秦武王自幼就孔武有力,崇尚武力的他自然有着一股君王的熊心,他一继任就想带着军队攻打韩国。和秦惠文王一样,这对父子在继位之后似乎都特别喜欢把从前受宠的老臣给赶走,他父亲赶走了商鞅,还杀了商鞅,而秦武王则是赶走了张仪。都是秦国的人才啊,动不动就给逼走了。秦武王喜欢武士,凡是有武力的家伙,他都喜欢,还会重用他们。而秦武王的死,就跟他的这个爱好脱不了干系。秦武王的脾性就像是一匹烈马,桀骜不驯,他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比自己还要厉害的人,看到强壮的人就会忍不住要和别人比试。他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由于用力过度,双眼充血,胫骨折断,到了晚上就死了。

在秦武王之后直到秦始皇时期,还有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这几位秦王。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可是还没等科学家仔细研究头盖骨的时间以及当时人类的大脑特征时,“北京人”头盖骨却离奇失踪了。究竟是谁盗走了这文明的象征,它现在又流落何处呢?

“北京人”是指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化石的发现确证了直立人的存在,使人类进化的序列得以基本确立,也为“从猿到人”的学说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这些化石被发现后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学院。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些科学家认为协和医院也不安全了,决定将北京人化石运到美国保存,包括:北京人的5个头盖骨以及头骨碎片15块,下颂骨14块,锁骨、大腿骨、上臂骨、牙齿等147块化石。这些珍贵文物被运到美国大使馆,准备随美国海军陆战队运往美国。但不久,有消息传出,这批令世界瞩目的极为珍贵的北京人化石却神秘地失踪了,“北京人”化石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第一种猜测

1941年12月5日凌晨,一列美海军陆战队专列驶出北平,据说车上装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按计划列车到秦皇岛后,化石运到“哈利逊总统”号轮船,然后运往美国。此次托运的负责人是即将离华赴美的海军陆战队退伍军医弗利,两箱化石就是被混装在他的27箱行李中被送上火车的。

这件事在当时相当秘密。在秦皇岛,弗利的助手戴维斯接收了这批特殊的行李。弗利等待着第二天坐“哈里逊总统”号回国。然而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军迅速占领了美国在华的机构,美海军陆战队在秦皇岛的兵营也被日军侵占,弗利和戴维斯成了俘虏。在天津的战俘营中,弗利他们陆续收到从秦皇岛兵营运送来的行李,但北京人头盖骨已不见踪迹。

第二种猜测

“据美国提供给中国的信息,化石很有可能在‘阿波丸’号上。”说起化石的去向,历史学者李树喜对媒体不止一次地透露,他研究寻找化石已经多年。据悉,美国总统尼克松当年访华时,曾将美方认为的化石下落作为绝密礼物送给了中国政府,称化石可能在日本沉船“阿波丸”号上。

据了解,“阿波丸”号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是一艘日本远洋油轮。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军队征用的“阿波丸”,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军官和要人驶向日本。4月1日午夜时分,该船行至中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

令李树喜坚信“北京人头盖骨”就在这艘沉船上的直接理由,是一份美国交给中国方面的资料。李树喜对媒体说,1996年,他在整理资料时突然发现了从未见过的内容,其中有这样一层意思:当年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很可能就在沉没的“阿波丸”上。

1977年,中国曾对“阿波丸”沉船进行过一次初步打捞,但由于当时潜水技术的限制,只发现了3000吨锡锭和一些其他东西,并未找到“北京人头盖骨”。但是,打捞人员却找到了伪满洲国政要郑禹的家藏小官印和圆砚,由此推断,该船印证了携带大量中国北方宝物的猜测,也成为“阿波丸”可能装载“北京人头盖骨”的有力旁证。

第三种猜测

流落到民间。1970年,纽约有一位妇女给当时正潜心寻找北京人化石的科学家克里斯托弗打来电话,声称她丈夫生前曾保存过北京人化石,哈佛大学教授豪厄尔斯看了她提供的照片,认定它们正是失踪的北京人化石。正当人们看到希望的时候,这位妇女又神秘消失了。“北京人”化石的寻找工作不得不戛然而止。直到1991年,美国海军军官、历史学家布朗突然收到当年因“北京人”化石丢失而身陷囹圄的弗利博士的来信,说自己有一些“北京人”化石的线索,但遗憾的是,1992年,弗利博士还没有见到化石就去世了。

第四种猜测

“北京人”化石根本就未出北京城。它被埋在美国驻京公使馆的后院里。一个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总部门口担任过守卫之职的卫兵回忆说: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夕,他和一名与美国使馆相通的便门的卫兵,看到两个人抬了一箱东西埋在大使馆后院里,他推测这一箱东西很可能就是“北京人化石”。这一推测的真伪难以证实,因为当年埋宝的地方,现在造有建筑物,因而无法挖掘。

“北京人”头盖骨代表着一段文明,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也正是因为其十分珍贵,才被别人盗走。但是“北京人”头盖骨究竟被何人盗走,是不是日本人所为,这还需要我们继续调查研究。

下页更精彩: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城墙缺角之谜 北京古城墙为什么独缺西北一角 下一篇:朱元璋下葬的诡异事件 明孝陵半夜哭声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qq:3371650278

CopyRight 2013-2018 广场舞之家 Gcwzj.com 沪ICP备13044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