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网站首页 > 阅读频道 > 常识 > 内容页

揭秘三国武圣关羽如何让杀人成为一门艺术!

发布时间:2017-04-27 广场舞之家【常识】

摘要:老罗的《三国演义》中,除了丰富多彩的战场描写,极富特色的武将塑造也是其吸引读者眼球的一大要素。提起这些个武将,无论张飞赵云等,较为熟悉的读者大多可以在头脑中勾勒出他们的形象。而关羽,作为演义中塑造最为典型的武将之一,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之

老罗的《三国演义》中,除了丰富多彩的战场描写,极富特色的武将塑造也是其吸引读者眼球的一大要素。提起这些个武将,无论张飞赵云等,较为熟悉的读者大多可以在头脑中勾勒出他们的形象。而关羽,作为演义中塑造最为典型的武将之一,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之一”都可以去掉,因为从各方面来讲,关羽都是老罗下笔墨最多最丰富的一位武将形象。

书中似乎反复在强调关公的青龙刀重达八十二斤。好家伙,许多人说这太夸张,现在好多拼命减肥瘦身的骨感女生差不多就这重量,关羽那岂不是扛着个活人在作战么?事实上,按照那时候的质量单位换算,八十二斤也就差不多现在一对哑铃的重量,所以老罗的描述并无太多夸张成分。

尽管如此,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仍然不是轻武器,从关羽后面的表现来看,华雄、颜良、文丑这等强将都是被速斩,证明了关羽的战斗特点有闪电战的特征(在得到赤兔马后更是如此),而他的青龙刀质量非常重也保证了他对敌的第一击就具有极大的威胁性。所以简单总结关羽的战斗特点就是“刀重马快”。

不得不说关羽的武艺的确高强,而且极具威慑力。在诸侯面前不可一世的华雄在他面前也就走了一回合。而且关羽临行前还刻意不饮曹操斟下的热酒,等他斩敌后回来以显示自己速度是多么快,手段是多么猛。这就相当于考试的时候大家遇到一个都不会做的难题,你突然站出来,咳咳咳,这题我会做,然后一位同学说真的你会做?我为你钢笔打墨水,你就说不用了,我马上就做完,片刻后,题做好了,那同学的墨水才打了一半……啧啧,关羽的骄傲和爱出风头,这里可见一斑啊。

而关羽一生中最出彩的一战,恰恰是他的成名作——斩华雄。这一场由罗贯中完全虚构出来的单挑战,成了武圣关云长在万千中国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因为这一场单挑战,虽然在对战分量上看,远不及三战吕布、张飞战马超等经典战例,甚至不如关羽本人遭遇的许多敌手(如战黄忠、庞德等),但这一场战斗老罗所运用的描写手法不仅在演义中绝无仅有,在整个古代小说范围内也算是点睛之笔。

对于华雄这个人,这里就不做赘述了,前文已经有了大量的交代。只能说,这人是在能力上非常全面,武力上不次于曹营中诸如夏侯渊曹仁等猛将的强人。正是这个强人,将此前慷慨激昂的十八路诸侯打的落花流水,龟缩在大本营面面相觑不敢出迎,手牌里没有颜良文丑的袁盟主此刻也表示鸭梨很大。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一点也不假。这种情况下,只有关羽方可挺身而出,同时以一种极其夸张和振奋士气的方式完成这个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

回到这场战役本身来说,罗贯中的这场战斗描写可以说是精彩绝伦的,为何现在的小说比不过这些巨著呢?原因就在于此。你只能看到两个人如何如何激烈的厮杀,何等何等的招数,却忽略了在此之外的东西。就像音乐也是一样,为了烘托一个宏大的气氛,就非得百家齐放,震耳欲聋,只能贻笑大方,这一看,就是外行。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你要写什么,就偏偏不要写什么,有时候想想,也颇有道理。

斩华雄这一场战斗,虽是武戏,却比文戏还值得回味。这就是名家与普通写手的区别。文中有武,武中有文。一场舌战群儒,却被他写的仿佛战场上剑拔弩张。原本暴力的武斗,被这样一写,就仿佛《琵琶行》一般精妙,原本此时无声胜有声,却在那千钧一发之际,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中,铁骑突出刀枪鸣,携华雄之头昂然回归的关羽,饮下了“尚温”的热酒,仰天大笑,何等豪放,又是何等艺术!

后汉被后周所篡,刘知远的胞弟河东节度使刘崇便据了山西十二州(均在今山西省中部)自称北汉皇帝。他要报亡国之仇,也依了石敬瑭的故事,低首下心地向契丹求援,除了献送金帛之外,并自称侄皇帝,称辽世宗为叔皇帝,请行册封的典礼。辽世宗便派人册命他为大汉神武皇帝。但是他们合兵打了几回后周,始终没有得手,刘崇反而气死了。

后周世宗(柴荣)是一个极有才干和勇气的人。他打蜀、打南唐,都胜利了。在他的末一年(959),他自己带兵伐辽,取瀛(今直隶河间县)、莫(今直隶任邱县)、易(今直隶易县)三州,把瓦桥关(在今直隶雄县南易水上)以南都抢了回来。他本来想乘胜打下幽州,只因他病了,没有达到这愿望。

他死了一年,宋太祖就接受了皇位。太祖对于契丹,只取守势,因为要努力打平由节度使变成的各国皇帝,再没有经营北方的力量。

宋太宗灭了北汉,又想乘势打下幽州,所以他从太原一直东行,进围辽的南京(即幽州)。当时兵势甚锐,顺、蓟二州都降与他了。契丹名将耶律休哥来救,大败宋军于高梁河,太宗逃了回来,宋军死了一万余人。这是赵宋开国以来第一次吃的大败仗。

辽景宗死了,他的儿子隆绪(辽圣宗)继位,年方十二,由承天太后摄政。承天太后便是现在的戏剧和小说中最著名的“萧太后”,她既懂治道,又知军政,每回打仗,又能自己披甲督战,所以官吏将士都肯听她的命令。那时总管军务的耶律休哥,又是一个极能作战的人。于是契丹复到了全盛时代。宋太宗虽以新兴的锐气,终不能在他们的孤儿寡妇的局面之中得到胜利,连年用兵,只落得精锐丧亡了大半,勇将杨无敌(杨业的绰号)也战死了。

1004年,辽圣宗奉了承天太后大举攻打中国,深入内地。一时人心惶骇,都想避乱。宋真宗召集群臣,讨论办法:只听得江南人王钦若提议避到金陵,蜀人陈尧叟提议避到成都。他更问宰相寇准,寇准道:

臣要把献策避地的人先杀了,把他的血衅了鼓,然后北伐!陛下若能御驾亲征,契丹自然会得逃走。否则亦可想出一点奇谋,把他们挡住。若要逃到金陵、成都,徒然使得一处处的人心涣散罢了!

真宗听得这番议论正大,遂决定亲征。

当时命朝臣出知诸州,在殿前受勅。寇准警戒他们道:

各州的百姓都是兵,各州的府库都是财。我不希望你们立战功,只希望你们坚守。若是你们失去了一城一壁,可不要怪我用军法从事!

他把提议逃到金陵的王钦若出判天雄军(今直隶大名县), 不准他辞职。王钦若吓极了,在军中整天闭着门,修斋念经,祷求佛菩萨的保佑。

宋真宗虽是亲征,心中也着实害怕。寇准逼住了他,一定要前进。好容易到了澶州南城(今直隶濮阳县城南),真宗望见契丹军势甚壮,又想停下了。寇准指挥卫士,把御辇向前开发,就渡过了黄河。真宗无奈,只得到了北城门楼(今濮阳县)。远近宋军望见城楼上张着黄色的御盖,知道真宗已到,大家跳跃着呼喊“万岁”。这声音传播了数十里远,军气顿时一壮。契丹料不到真宗能亲来,听得宋军的欢呼,心中有些吃惊。他们数千个骑兵冲向城楼,宋军迎上,击杀了大半。真宗到澶州五天,契丹就请和了。

宋的旧将王继忠降在契丹,他向辽圣宗言和好的利益,又寄书到宋营中劝和。真宗本来怕事,落得借此收场,就派曹利用到辽军议和。承天太后对他说,他们这次所以出兵,为的是要取还周世宗夺去的瓦桥关南的地方;现在如能把这些地方还给他们,当然无事。利用把这话回报,真宗道:

归地的事没有名义,我们不能答应。倘使他们要财货,那么,汉代已有“以玉帛赐单于”的故事,我们可以照办。

下页更精彩: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宋辽澶渊之盟 宋真宗议和致辽国中心向南转移 下一篇:蚊香液对婴儿有害吗 蚊香液对孕妇有影响吗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qq:3371650278

CopyRight 2013-2018 广场舞之家 Gcwzj.com 沪ICP备13044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