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到现在去看广场舞

来源:广场舞之家 栏目:广场舞资讯 时间:2014-08-25 08:55

  只要一片空地、一个音响,一群人便可以翩翩起舞。

  从1940年的扭秧歌到1980年的迪斯科,再到现在的广场舞,中国大妈的舞蹈跳到哪儿,公众的眼球就被吸引到哪儿。

  在有些地方,广场舞已经达到了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的规模,杭州火车东站就在车站广场划出了“跳舞固定区域”,以保障旅客行走安全和解决居民锻炼的需求。每当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大妈们就不约而同的占领了这片空地。

  有人欣喜加入,有人戳之以鼻。广场舞,究竟要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有人说,广场舞所呈现的,是自娱自乐的健康需求和噪音扰民的人居冲突。在数以亿计的中老年之间,广场舞很社交很流行。

  与其说大妈们喜欢跳舞,更不如说 她们是喜欢组织,是习惯了在集体中寻找认同感的一群人。今天的大妈们多出生、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如今,她们中很多人都由乡镇辗转到城市,每晚洗衣、喂猪的时间被突然的闲暇取代,便会有些无所适从。而最能拉拢她们的,往往就是这简单易学,让人更显年轻态的广场舞了。渡边淳一说:“年老,意味着更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尽管不再年轻,但她们依然保持热情,她们在舞蹈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在舞蹈中找到了久违的自我认同感。

  有人总结说:“这是几十年前在广场上跳交谊舞,不顾老年人感受的一代人,也是如今在广场上跳广场舞,不顾年轻人感受的一代人;是几十年前,打、砸、抢、烧,祸害了一帮老年人的一代人,也是如今碰瓷、讹人,自己摔倒坑人,祸害了一帮年轻人的人——不是老年人变坏了,而是那拨坏人变老了。”但事实中,他们也是想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一群人,也是时常埋怨子女不回家看看的一群孤独的人。什么时候,这场原本是自娱自乐的休闲活动,变成了一种社会矛盾?

  早年间,就有一种名叫忠字舞的舞蹈,上万人的规模,逶迤数里,一边跳舞一边前进,好几个小时不生产,就跳,就扭,就表忠心,红艳艳、热腾腾,大家跳着同一种舞蹈,“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儿要对您讲。”这就是一个时代,很多年以后,这些人都成了老姑娘,又回到了广场上跳起了广场舞,虽然是不一样的音乐,不一样的同伴,但是有一样的目标,一样的情感。如今的广场舞,让大妈们找到回了当年忠字舞时代的温存。

  而且那些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或许对楼下王大爷而言,这就是他的少女时代。大妈们跳的是娱乐,是回忆,也是怀旧的情感归属。

  我们在抱怨广场舞的噪音扰民的同时,或许可以反观自己,我们在微信上摇一摇,在朋友圈晒生活,在网络上嘻嘻哈哈,其实和那些在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并无二致。都是为了寻找一种归属感,一种自我存在感。《约炮和广场舞的江湖传说》一文中就提到:我们不跳舞,是因为我们的距离太广,我们不单对集体毫无知觉,我们对于任何形式的亲密都浑不在意,信息太快,我们不需要相见,我们通过发表情、发语音,来完善一个人的存在,你发两百条“约吗?”,你的母亲条两个小时的《最炫民族风》,本质上,你们都在跟着时代走,跟着时代亦步亦趋,活不出个南北东西。

  比起这些,更重要的是在热闹的人群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前进的方向。不要看似风流却内心恐惧,不要身处广场,却迷失在广场之上。

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来自正规视频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CopyRight 2013-2018 广场舞之家 Gcwzj.com 蜀ICP备2021010314号-1

如有侵权信息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