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1 广场舞之家【常识】
摘要:入秋之后的寒冷干燥让我们的身体渐渐变得脆弱起来,稍不留神就会感冒、咳嗽,呼吸系统疾
入秋之后的寒冷干燥让我们的身体渐渐变得“脆弱”起来,稍不留神就会感冒、咳嗽,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也容易在这个季节复发。因此,秋季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很重要。本期,《生命时报》独家推出“秋季养生拍手歌”,教你在愉快的歌谣中,轻松学习养生之道。你拍一,我拍一,秋季养肺排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预防腹泻吃蒜瓣。
你拍三,我拍三,少把海鲜入三餐。
你拍四,我拍四,颐神养性练练字。
你拍五,我拍五,水果试着煮一煮。
你拍六,我拍六,喝茶之前嗅一嗅。
你拍七,我拍七,闲暇投掷纸飞机。
你拍八,我拍八,滋阴穴位勤揉擦。
你拍九,我拍九,圆规运动扭一扭。
你拍十,我拍十,早睡早起别太迟。
你拍一,我拍一,秋季养肺排第一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秋令主肃杀,而秋季肺气旺,只有注重养肺才能避免伤肺。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主任李芳介绍,秋季易生燥邪,导致肺 燥,平时吃一些润肺养肺的食物,有助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和强身健体。白色食物大都与肺对应,最有代表性的白色秋令时蔬是莲藕和白萝卜。秋天正是收获莲藕的季 节,鲜藕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含量高。中医认为莲藕味甘性寒,熟吃则去其寒而性温,清热生津,乃润燥佳品。老百姓常说,“萝卜白 菜保平安”,这个季节白萝卜更是少不了,白萝卜炖排骨汤是很好的消食、健脾、顺气佳肴。
李芳通常会给自己准备莲子百合银耳羹作夜宵。百合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银耳滋阴效果好,长期服用可以除燥润肤。
你拍二,我拍二,预防腹泻吃蒜瓣
据肛肠科专家介绍说,秋凉时节不少人因为保暖不够或饮食不洁等问题容易出现腹泻,这个时候不妨每顿吃点蒜瓣来预防。蒜中含 有蒜氨酸和蒜酶,在胃中可生成一种辛辣含硫的挥发性植物杀菌素———大蒜素,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杀灭或抑制作用。每天最多生食1~2瓣大 蒜,能起到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防止腹泻,吃多了则会使胃黏膜受到强烈刺激而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腹痛等不适。尤其是急性腹泻患者,不宜生吃大蒜。
你拍三,我拍三,少把海鲜入三餐
秋季是海鲜大量上市的季节,很多朋友恨不得一日三餐顿顿海鲜才过瘾。治未病科夏公旭副主任中医师提醒,秋季过敏性鼻炎、气管炎 和哮喘等容易复发,饮食上应注意尽量少吃海鲜。现捞的鱼和海鲜中含有大量的组织胺,过敏体质者以及平时较少摄入海鲜的人突然大量吃易致过敏,诱发哮喘。此 外,中医认为,海鲜大多性凉,秋季温度逐渐走低,更不宜多吃,以免脾胃受凉,诱发胃溃疡。
你拍四,我拍四,颐神养性练练字
秋季草木枯黄易引发“悲秋”心理,此时不妨练练书法,颐神养性。从古至今,书法家多长寿,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当代的郭沫若、张大千等。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张明介绍,书法与中医养生有很深的渊源。
练书法讲究指实、掌虚、腕平,这些体现了形神共养的统一性,与《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此外, 提笔时手指、腕关节随着笔画顺序富有节律地运动,可调节手臂的肌肉和神经,并带动身体其他部位舒缓地活动,达到“摇筋骨、动肢节”的效果。练字作画时要注 意调身(姿势)、调息(呼吸)、调心(意念),排除外界干扰,享受这一过程,真正乐在其中。
你拍五,我拍五,水果试着煮一煮
俗话说“秋瓜坏肚”,意思是告诫人们秋季不能再像夏季那样大量生吃水果,此时不妨试试把水果煮着吃。尤其对于婴幼儿来说,不能用生吃蒜瓣来防秋季腹 泻,怎么办?儿科主任边逊给家长们推荐一款专治宝宝腹泻的苹果汤。做法:新鲜的苹果切丁,加少量沸水,文火煮六七分钟,待汤汁微黄即 成,温度适宜时饮用。可以让孩子一天喝几次,如果大便干结则要减少用量。边逊提醒,这款食疗方只适用于宝宝生理性腹泻或普通肠道不适,对于病毒性或细菌性 腹泻,不作为治疗首选,只可作为辅助治疗。
你拍六,我拍六,喝茶之前嗅一嗅
秋季昼夜温差大,当注意预防感冒,喜欢喝茶的朋友不妨在喝之前先用鼻子嗅一嗅。副主任委员钮晓红解释说,热茶 的蒸气经过鼻腔黏膜进入呼吸道,会刺激“沿途”的毛细血管扩张,从而缓解鼻塞、咽喉肿痛等症状,并起到湿润的作用,对于鼻腔干燥、干咳的感冒患者有一定的 辅助治疗效果。绿茶本身也有清热消炎的作用,闻一闻绿茶的热蒸气同样有效果。
你拍七,我拍七,闲暇投掷纸飞机
很多上班族每天面对干不完的工作,常常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放松之闲。去健身房或者旅游固然是放松身心的好办法,但迫于工作和生活的繁忙而不容易实 现。其实,秋季上班族的健身方法也可以很简单,比如玩玩童年游戏掷纸飞机。最简单的纸飞机折叠方法只需要6步就可以完成,投掷的过程中,肩部肌肉能够得到 充分舒展,进而有效预防肩周炎。
你拍八,我拍八,滋阴穴位勤揉擦
秋季人们容易上火。除了多饮水、戒烟酒、膳食调理、规律作息以外,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提醒您,揉擦两个滋阴的穴位也有助于降火。
第一个是照海穴。此穴位于足内踝尖下方的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是指肾经的水在此处大量蒸发,按揉照海穴可激发肾 脏阳气,促进体内水液的蒸腾气化,向上滋养口唇,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上火症状。按揉时感到穴位处有酸、麻、胀感就可以了,按压 5~10分钟即可。
第二个是涌泉穴。此穴位于前脚掌“人”字沟的凹陷处。《黄帝内经》指出“肾出于涌泉”,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按揉该穴可缓解上火症状。用较强的力度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各按摩一次效果最好。
你拍九,我拍九,圆规运动扭一扭
秋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医师王东旭教您一套“圆规运动”法,让您从头练到脚。
仙鹤点水强颈椎。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韧带增生的人们,平时不妨练习“仙鹤点水功”。做法:肩膀以下保持不动,用下颌带动颈部,面朝身体的正前 方,由上往下画圆。每组做24或36下,每天做数组,可缓解颈椎病、落枕。练习时动作不要太快,一般七八秒画一个圆。如有不适或头晕,提示可能已经形成颈 椎病,严重的要及时就诊。
空转呼啦圈健腰椎。不少老年人都有腰背酸痛的问题,此时可尝试“空转呼啦圈”法来缓解。做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或互握举过头顶。先将腰 向左侧顶出,然后依次向前、右、后顺时针转圈,想象腰部有一只呼啦圈。整个过程要慢,双肩动作不要太大,顺逆时针各转30圈。不仅有利于腰椎关节的灵活 性,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与消化液的分泌,缓解便秘和消化不良。
划腿运动益下肢。骨质疏松、下肢肌力萎缩、关节活动受限会导致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承载力下降,老人稍不留神就容易跌倒。平时宜多做划腿运动。做 法:手扶椅背或树干,右腿固定不动,左腿抬起一定角度(以身体能保持平衡为宜)在空中画一个圆,然后还原至直立状态,两腿交替做,早晚各五六次。这有利于 下肢肌肉与关节的保健,促进下肢气血运行,防止摔倒。
你拍十,我拍十,早睡早起别太迟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根据“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的调理 都不能离开“养收”二字。《黄帝内经》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精气;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 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从而达到养阴的目的。
想长寿必须减慢你的心率
静息心率是否与人的寿命长短有关,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大课题。那么,心率的快慢与寿命的长短有关吗?
动物:心率越慢寿命越长
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兔类等心率很快,每分钟可达数百次,但它们的寿命仅1~3年。相反,大的哺乳动物如鲸体重很大,心率慢,每分钟仅20次左右,其寿命却可达30~40年。科学家们进一步证实,在所有哺乳动物中都可发现这一规律。有趣的是,仓鼠每分钟心跳约500~600次,是鲸的20~30倍,然而它的体重只是鲸的50万之一。
人们发现,一种叫格拉帕哥斯的乌龟寿命可长达177年,它的每分钟心跳仅为6次,一生心脏共跳动约5.6亿次。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次数基本一样,大约是7.3亿次左右。
每种动物大小虽然不同,但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例大致相同,都是体重的0.5%~0.6%。目前,这些现象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人们提出了一种解释:心率由机体能量代谢需求决定,遵守生物物理学规律,机体能量耗尽,生命也就终结,而心率正是反映机体能量代谢的有效指标。
人类:心率是预测男子寿命的有效指标
人类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在相似心率条件下,人的寿命远比动物长,其原因主要是科学发展,医药保健及社会的进步。
我国学者吴杰教授曾观察5360名健康成人的静息心率,其范围为51~94次/分,平均数为67次/分。人类的心跳次数明显受自主神经与体液因素的影响,如人激动时心率会加快,完全安静时心率会减慢。科学研究表明,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其寿命可达80岁。
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因此静息心率偏慢的寿命延长,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的寿命就会缩短。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有人专门研究了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他们选择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人,年龄在65~70岁,其中男性1407人,女性1134人,长期跟踪随访。
结果发现,在男性,心率大于80次/分比心率小于60次/分,活到85岁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让心率放缓给长寿机会
有什么办法能使静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左右,从而有机会赢得长寿呢?
首先是靠运动。常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偏慢。静息心率能在50~65次是健康心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标志。
其次是保持适当体重。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此外,吸烟与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故应戒烟与限酒。
不少老年人心率一慢就害怕,是不妥当的。
有研究证实,静息心率快会数倍地加速心血管病的进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控制过快的心率。医生们常给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其目的之一就是使心率减慢,保护心脏,减少与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大规模临床资料证明,心肌梗死、慢性心衰、高血压病,若正确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死亡率下降30%~44%。
目前,已经研究出来的专门用于降低窦性心动过速的β受体阻滞剂药物,具有改善心功能,控制心肌缺血及高血压的疗效,而无其他副作用,相信不久就可用于病人,届时将更有效地延长人的寿命。